古寨堡遗址之一
三姑峰左侧,此岩名为换骨岩,在岩壁半山腰,接近山顶的地方。一堵夯土墙作为拱卫,墙间砌一石门,高门内呈狭长形,不知是何年代遗留下来的寨堡。
寨哨
从三姑度假区出发,经兰汤村沿村后山上坡,约四十分钟到达。武夷山古寨众多,或者构筑于壁立丹崖的层面岩罅,或者营建于高耸青翠的台面峰巅,因岩就势,隘峡为关,峭壁为墙,洞陬为室,悬岩为檐。
残垣断壁后面隐藏着石门
另一处古堡,是从换骨岩古堡往下百米余,向左仄狭的山径上。有残垣断壁,门墙破坏殆尽后,遗留下来的石条。依稀记得当年这是一处,用于防卫的寨门。再往前走十几步,又见两处约七、八米高的夯土墙。土墙的后面,岩壁之下居然隐藏着一个周围夯了土墙的石门。
神秘的石门
小心翼翼走进石门,里面约有七八十平方米,头顶之上木椽依旧完好。没有盖瓦,夯土墙和大岩壁之间,巧妙的留出(宽的地方有两米左右,窄的地方一米有余)的空间用于釆光。
木椽空格处有绿植点缀其间,借着微弱的光线,依然可以看到,土墙上被刻上了斑驳的字迹。还有灶台和类似井沿的东西。夯土墙上有一尺大小的方孔,还有十几公分大小的洞孔,应是起防御和瞭望作用的。
土墙和岩璧之间有木椽,是一个天然的采光口
后经考证清咸丰年间,乡绅们凭借山谷地势,倚险而建寨堡数处,设有石门、寨哨等。这是“七十二板墙”主体寨堡建筑的延伸部分。遗址尚存至今。
岩壁为檐
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,古堡内是否历经了刀光剑影?微弱的光线中,又可曾照见,看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?我们都不得而知。当岁月的风雨,洗涤过这片山林。远山如黛,对面的市井如流,一切回归平静。我们不过一介过客,于密林之中,山颠之上听风过耳。
当夕阳余晖落在大岩壁上,我们下山原路返回。山居武夷,时而溪边品茗。时而登高远眺,时而秘谷探幽,是为山人一乐也!
通往寨堡遗址的古道
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——刷刷车探秘